——·前言·——
特朗普去年竞选时大放厥词,自信地宣称只要再次入主白宫,能够迅速解决俄乌冲突,甚至放出了“24小时解决问题”的豪言。然而,现在他已经重返白宫超过半年,而俄乌冲突不仅未见减少迹象,反而变得更加恶化。
——·竞选时的豪言壮语·——
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口若悬河,对镜头保证,只要他再次掌权,俄乌冲突将迅速得到解决。他甚至以“24小时解决问题”的口气向选民兜售这一承诺。
展开剩余84%这些言论曾经打动了不少选民,毕竟任何人都期待这场持续三年多的战事能早日结束。然而,现实却戏剧性地反转了:特朗普重掌权力后的半年多时间里,俄乌冲突不仅没有停歇,反而愈演愈烈。
特朗普在今年四月接受《时代》周刊采访时意外地改口,称他先前的“24小时”承诺只是打趣,仅仅是象征性地表达他对问题的关注。
特朗普为何突然改变口径?这是因为现实无情地敲打了他的自信。他上任后,俄乌冲突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。俄军的无人机像雨点般向乌克兰投放,数量之多前所未有。
从五月二十五日的355架无人机到七月十二日的597架,这些数字直接反映了紧张局势的升级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紧急呼吁增强防空系统的供给。
除了无人机,俄军在多个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。CNN报道,普京在乌克兰东部波克罗夫斯克附近集结了11万士兵,明确表明了打一场大规模决战的意图。相比之下,乌克兰则面临兵力短缺和防线严重拉扯,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。
特朗普这半年多时间内一直在忙碌着什么?虽然他频繁与普京通电话,但每次通话似乎都是“很愉快但毫无意义”。他试图推动和平谈判,但普京显然不受这套,继续按照他的战略进行军事行动。
——·普京60天计划·——
普京显然对特朗普的威胁不屑一顾,他在七月十三日宣布,将在接下来的六十天内展开更大规模的攻击。这不仅是空口说辞,俄军最近的行动已经充分印证了他的决心。
七月十日,俄军动用了400架无人机和18枚导弹对基辅进行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空袭。前一天,更是创下了728架无人机同时袭击的记录。俄军的信心从何而来?
俄军在战场上的优势愈加明显。军事专家尤里·波多利亚卡指出,前线俄军与乌军的兵力对比已经达到1.5:1,尤其在主攻方向上,俄军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此外,俄军持续的空袭已经严重削弱了乌军的防空系统和弹药库存,为随后的地面进攻铺平了道路。更重要的是,朝鲜可能会派遣三万军队参战的消息,无疑为俄军增添了不小的士气。
相反,特朗普的政策显得摇摆不定。他一度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长达90天,后来虽然恢复援助,但援助规模却大幅减少。这种反复无常使得乌克兰和欧洲盟友对美国的承诺产生了怀疑。
——·特朗普两难选择·——
特朗普面临着极为棘手的两难选择。他渴望结束冲突,却又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因此,七月十四日,他推出了“50天期限”的战略,威胁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不达成协议,将对其征收100%的关税,并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。
然而,这一威胁是否有效尚存疑问。俄罗斯媒体直接回应称,美国一直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,特朗普的言论只不过是“老调重弹”。美国国内对援助乌克兰问题的分歧也非常严重,共和党人质疑无条件援助的必要性,而特朗普本人则秉持“美国优先”的理念,不愿无限制地财政支持。
他试图让北约分担援助成本,希望德国、芬兰等国承担更多责任。然而,欧洲国家也有他们自己的考量,虽然同意加入“重新武装”乌克兰的计划,但每个国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算盘。
泽连斯基对特朗普的态度同样复杂多变。他感谢美国的援助,但又担心美国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抛弃乌克兰。他甚至指责美国承诺的1700亿美元援助中,实际到账的只有750多亿美元,其余资金去向不明。
这种互相不信任使得美乌关系变得十分微妙,而普京显然也看透了这一切。他深知特朗普的威胁不过是一场空炮,一旦俄军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,美国最终还是会被迫妥协。
——·结语·——
俄乌冲突如同一盘复杂的国际象棋。特朗普的豪言壮语早已不再引人注目,而普京的60天计划则在不动声色中逐步推进。美国的内外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